5月12日,在龙泉驿区2025年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,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校的朗诵节目《跨越时空的对话——从红岩星火到东安晨曦》以震撼人心的表演荣获朗诵(中学组)特等奖。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学校全力支持、师生齐心协力的动人故事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学校护航:从“硬件”到“软件”的温暖
为备战展演,学校从师资、场地、经费等方面进行支撑;学校语文组老师推荐各班普通话好、有表现力的学生参加选拔;创编团队反复打磨稿件,将红岩精神与成都世运主题巧妙融合;指导老师逐句辅导朗诵技巧,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指导。
排练纪实:汗水浇灌的艺术之花
“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!”陈玄桐同学每天数十遍练习叶挺将军的铿锵台词,嗓子沙哑仍坚持对标专业话剧演员,放假在家则观看叶挺将军的相关影片、书籍,去感悟叶挺将军的革命精神。饰演“小萝卜头”的向凯同学,为精准表现烈士神韵,查阅大量史料,对着镜子练习眼神、动作和表情。其他队员们,也根据自己的台词,去揣摩、去打磨、去提高、去升华,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不计回报只为超越自我,去流汗,也流泪……
赛场绽放:穿越时空的青春共鸣
比赛当日,学生们以饱满的情绪完成了一场跨越76年的对话。当“小萝卜头”颤抖着喊出“妈妈我好痛”时,台下观众潸然泪下;尾声部分,少年们高举火炬奔向“东安湖晨曦”,用青春誓言点燃全场掌声。评委组评价,“既有历史的厚重,又有新时代的蓬勃朝气”。
赛后回响:艺术与成长的双重收获
“我们不仅收获了奖项,更读懂了信仰的力量。”同学们计划将节目带到学校、社区展演,让更多的人去感受、去体悟。这次活动证明,艺术教育能唤醒青少年的精神基因,这才是真正的“特等奖”。
参赛学生名单
高一五班 李晨欣
高一七班 陈玄桐
高二一班 张德洁
高二八班 向凯 刘依婷
高二九班 严诗淇
高二十班 汪之壹
高二十一班 刘瑞
学生感言
高一五班李晨欣:候场时止不住地兴奋,把“强国有我”默念成绕口令。轮到我时心脏在止不住欢腾,可当最后一个字落地,台下掌声哗啦啦漫过来,忽然发现,原来声音是有翅膀的。那些被汗水浸透的稿纸、镜子里练到发肿的嘴唇,都在光柱里轻轻飘了起来。原来站在聚光灯下发抖的自己,也能让诗句开出花。
高二十一班刘瑞:一开始对于参加朗诵我是避之而不及的,但经过一次次排练,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。比赛时站在幕后候场,还是会紧张,但想着这几周的排练又有了莫名的底气。待我上场,声音随文字起伏,我变得游刃有余。当“我们生在新中国,长在红旗下”的骄傲、“奔赴星辰大海”的豪情从口中流出,我的紧张彻底化为乌有。我愈战愈勇,在聚光灯下,每一个咬字都在传递情感,下台后掌心微汗却满是畅快。原来朗诵是用声音赋予文字生命,让听众看见文字里的星辰。这一次,我真切触摸到了语言的温度,感受到了文字迸发出的力量!
高二一班张德洁:当我戴上耳麦准备上场,当我在幕后紧张到反复回忆台词,当我真正站上台时,当我真正将第一句台词说出口的那一刻,自信好似那无法用遮阳伞遮住的阳光般溢出,在台上的我就好似那一个太阳,用我的光芒照耀所有观众,回想起每一次的排练,每一次的更改,每一次汗水的挥洒,在最后谢幕时,仿佛一个自信的巾帼英雄看向未来!正如台词中“我们生在新中国,长在红旗下,我们是新时代的学生,是十四亿燃烧的火种”此刻,我觉得无比幸福,激动难以言表,当成绩出来那一刻,所有的努力形成闭环,在本次比赛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文字的魅力,此刻,并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感情传递的工具!
高二8班刘依婷: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;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河。没有日积月累的练习与积累,就没有舞台上的一蹴而就。我始终认为:努力是接近成就的秘法,但不代表结果是心中所期待的,每一次的风雪兼程,未必彩霞漫天,但我并不否认努力的汗水,它是我每一次进步的标志。有时,我会丧失练习的动力,但望向四周:是老师,是同学……在一次次的练习中,我们共同进步,共同争取光荣,最终构成同心圆。是一次次的纠正发音,是一次次的体态练习,我们的凝聚力不断增长,最终获得荣光。
赛后合影
从红岩星火到东安晨曦,洛带中学师生用艺术致敬历史,以青春对话未来,在美育的沃土上播种下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。
(视频来源:龙泉驿区2025年中小学艺术展演主办单位)
(来源: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校)
推荐阅读: